首页

郑州灵魂救赎女主视频

时间:2025-05-28 17:31:08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21780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2024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重要部署。

西藏林芝:老兵宣讲进消防

中国古代天文学相当发达。欧阳自远说,为了观测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相传黄帝设灵台,夏朝建清台,商代筑神台。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秦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中的《天官书》可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明代徐光启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编纂《崇祯历书》,使我国天文学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近代,我国天文学家孜孜求学、身体力行,中国现代天文学开始起步。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获得新生。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相继成立。

滚滚延河水 不尽为民情——从延安谱写奋进新篇感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

“这个世界没有‘地球2号’,我们将一直生活在这颗星球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往往更缺乏应对气候挑战所需的资源,会加剧贫困从而引发混乱。”巴特称。“因此,我们应当理解中国为什么一直强调秉持绿色理念,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全球发展倡议绿色发展,当所有这些元素都汇聚到一起(并发挥作用),世界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科技攻“尖”、产业向“新” 各地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松原9月22日电 (记者 郭佳)2024查干湖环湖马拉松22日鸣枪开赛。来自中国、肯尼亚、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喀麦隆、乌干达等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参赛者齐聚查干湖畔,沉浸式体验景区的自然风貌,点燃秋季查干湖的激情与活力。

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王新立与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揭牌。钱旭红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将聚焦家庭教育的关键问题与特殊规律,以科研、培训、推广、交流等为抓手,推动科学化、实践化、动态化的家庭教育研究与探索,不断产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研究和实践成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